馬克思主義的教育觀
從19世紀40年代起,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許多著作就提出了馬克思主義教育觀的初步原理(比如《資本論》第1卷,第13章;《德意志意識形態(tài)》第1卷,第1部分;《哥達綱領批判》第4部分;《共產(chǎn)主義基本原理》)。正是在這一基礎上逐步形成了較系統(tǒng)的教育理論。十月革命及其對馬克思主義教育實踐的需要,大大推動了這一理論的發(fā)展(列寧、克魯普斯卡婭、勃朗斯基、馬卡連柯)。實際上,馬克思主義的教育理論基本是一種實踐的理論。對此作出貢獻的一些重要人物有倍倍爾、饒勒斯、蔡特金、李卜克內(nèi)西、葛蘭西、郎之萬、瓦倫、塞夫。許多研究者當前正致力于進一步發(fā)展這一理論。該理論的主要組成部分有以下幾點:(1)對所有兒童一律實行義務免費公共教育,以確保消滅文化或知識的壟斷,消滅教育的種種特權。在最初的表述中,這只能是一種由各種公共機構所辦的教育。當時所以這樣提,是防止工人階級惡劣的生活條件阻礙兒童的全面發(fā)展。后來,明確地提出了其它目標,比如必須削弱家庭在社會再生產(chǎn)中的作用,必須根據(jù)平等的條件來培養(yǎng)兒童,必須利用社會化的群體力量。無疑,最成功的革命教育實驗,從馬卡連柯學校到古巴的學校,都是按照社會的方案來進行的。(2)教育與物質生產(chǎn)相結合(或用馬克思的話來說,就是把智育、體育和生產(chǎn)勞動結合起來)。這里所包括的目標,既不是進行較好的職業(yè)訓練,也不是反復灌輸職業(yè)道德,而是通過確保人人充分了解生產(chǎn)過程來消滅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之間、觀念與實踐之間的歷史形成的差距。這一原則在理論上的正確性雖然為人們所廣泛承認,但其實際運用卻提出了許多問題(許多半途夭折的或只是部分獲得成功的試驗就證明了這一點),這在科學技術迅速變革的條件下,尤其如此。(3)教育必須確保人的全面發(fā)展。隨著科學與生產(chǎn)的重新結合,人能成為完全意義上的生產(chǎn)者。在這一基礎之上,所有的人無論男女,其潛力都能得到施展。這樣將出現(xiàn)一個能夠滿足普遍需求的世界,使個人在消費、娛樂、文化的創(chuàng)造和享受、社會生活的參與、人際交往以及自我實現(xiàn)(自身創(chuàng)造)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充分施展才能。這一目標的實現(xiàn),特別需要改變社會分工,而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,迄今僅處于開創(chuàng)階段。(4)社會在教育過程中被賦予新的巨大作用。學校的內(nèi)部集團關系的這種改變(從競爭轉向合作和支持)意味著學校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將變得更為開放,并以教與學的相互促進和積極配合的關系為前提。以上所概述的理論并沒有終結。對上述原則的解釋或依據(jù)上述原則所進行的實踐,還存在許多進退兩難的問題。在馬克思主義者之間以及在馬克思主義者與非馬克思主義者之間,正在對下列問題進行辯論:人的個性問題;“本性與教養(yǎng)”的問題;學校和教育在流行的社會決定論范圍內(nèi)創(chuàng)新的可能性;以及教育的內(nèi)容、方法、結構在促進社會變革中的相對重要性。(ZF)參考書目 1M.W.阿佩爾:《意識形態(tài)與學校的課程》,1979年英文版。 2奧·倍倍爾:《婦女與社會主義》(1879),1886年英文版。 3P.布爾丟和J.C.帕塞。骸督逃、社會和文化的再生產(chǎn)》,1979年英文版。 4S.鮑爾斯和H.金蒂斯:《資本主義美國的教育》,1976年英文版。 5茲蘇薩·弗吉:《形成中的社會》,1979年英文版,第4章。 6保羅·弗雷爾:《被壓迫者的教育學》,1970年英文版。 7安東尼奧·葛蘭西:《可供選擇的教育學》,1973年意大利版。 8讓·饒勒斯:《社會主義與教育》,1899年法文版。 9保爾·朗之萬:《思想與行動》,1950年法文版。 10弗·列·列寧:《論國民教育部的政策問題》(1913),1963年英文版。 11同上作者:《青年團的任務》(1920),1966年英文版。 12同上作者:《關于綜合技術教育對娜捷施達·康斯坦丁諾夫娜的提綱的意見》(1920),1966年英文版。 13D.林登貝格:《共產(chǎn)國際與階級學!,1972年法文版。 14M.A.馬納科爾達:《馬克思與現(xiàn)代教育學》,1966年意大利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