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過燈紅酒綠的街道、沿昏暗的樓梯拾階而上,如果不是墻壁上貼著書目推薦,很難想象這是去一家書店。數(shù)百米的旺角西洋菜南街,分布了十幾家這樣的書店。它們依次坐落在沿街舊樓的樓上,唯一的標識是與化妝品店、金店并排的大字招牌。它們,就是香港特有的文化標志之一——二樓書店。
香港一家報社文化編輯呂女士說,[意大利公司注冊]多年來,迫于高租金等成本壓力,二樓書店不斷“高升”,三樓、四樓,有的甚至搬到十樓以上,“稱樓上書店更妥帖一些”。
香港二樓書店是怎么產生的?呂女士介紹,這要從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說起。當時香港的一些知識分子深感香港文化土壤貧瘠,于是采取最簡單直接的辦法來補救——辦書店。他們把書店當做社會啟蒙的媒介,主要向讀者提供人文、歷史、社科等類型的書籍,希望通過書店開拓香港的人文空間。
當然,這些書不夠暢銷,因此賺錢不多,面對高昂的沿街鋪面租金,書店只好“上樓”。呂女士舉例說,以當前香港普通的臨街小型旺鋪為例,平均月租少說也要一二十萬港元,而樓上則不過兩三萬,上樓是自然也是無奈之選。最初,書店通常選址在二樓,“二樓書店”由此而來。
鋪面不好,地段就要選好一些。為了吸引讀者買家,二樓書店主要分布在旺角、灣仔、銅鑼灣等香港繁華的鬧市區(qū)。不過,受困于條件有限,二樓書店普遍面積不大,三四十平方米的空間,堆得滿滿的都是書,狹窄的通道只容得下一個人。
書店雖然被“逼”上樓,卻開創(chuàng)了一番新天地。讀者順著陳舊而狹窄的階梯走進書店,就仿佛在橫穿一條時空隧道;推門走進小小的書店,都市的喧囂便統(tǒng)統(tǒng)被關在了門外。香港二樓書店就在這種鬧中取靜的環(huán)境中,頑強地生存著、維系著。
幾十年過去,隨著文化傳承形式多樣化,二樓書店作為社會啟蒙媒介的功能已經逐漸下降。歷經多年沉淀,它們已成了香港文化的一個標志,也成為香港人的閱讀文化現(xiàn)象之一。不少游客到香港旅游時,商場“血拼”之外,也會慕名去看一看隱匿鬧市的二樓書店,領略香港另類人文風景,感悟港人高樓讀書的趣味。
香港書貴利薄,二樓書店要維持生存,除了“上樓”節(jié)省租金,如何經營要費一番腦筋。
二樓書店別于大型連鎖書店,[意大利注冊公司]不講求齊全,而突出小眾服務有特色。特色經營就是二樓書店最大的特點,這也是其生存空間所在。由于書店特色明顯,很容易就吸引了一批固定的顧客群。
走訪香港各區(qū)二樓書店,家家皆有自己主打的風格,有些甚至從名字就可見一斑。港島灣仔的青文書店,店名取自“青年文學”,主打文學書。油麻地的Kubrick書店主打電影書籍和雜志。曙光書店專營歐美的原版英文書籍。旺角的序言書室則主打學術類書。近年來,更有尚書房、榆林書軒、國風堂等書店專賣內地簡體書。
由于風格各異,讀者逛書店,不會為同質化發(fā)愁,完全可根據(jù)自己愛好有目的選書。同時,每一家秉持獨特理念的小小書店,也是一部耐人尋味的書。
以序言書室為例,這家新晉二樓書店憑借自身的特色已成為香港獨立書店標志之一,聲名遠播。序言書室是由3個香港80后青年于2007年創(chuàng)辦,3人都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畢業(yè)生。不同于其他同學一畢業(yè)就做了工薪一族,他們選擇了一條“非主流”之路。辦書店,而且辦的是學術類書店;賣圖書,而且賣的是不賺錢的學術書。
被問及創(chuàng)建書店的理念,創(chuàng)始人之一李達寧說,最初要辦書店的他們并不是從做生意的角度出發(fā),而是以推廣學術文化為目標。“我們一開始提出這個理念時,已經知道賺錢并非我們的第一考慮,這理念不會改變!
因此,走進序言書室,你不會看到投資類、愛情類或旅游類暢銷書,但學術類的如羅爾斯的經典之作《正義論》、艾克的《論文學》,甚至錢穆的《新亞遺鐸》等冷門書籍,都可以找到。
書店距今維持了7年,[注冊德國公司]李達寧介紹,能夠存活下來最關鍵的就是堅守自己的特色,“賣不同的書,塑造不同的書店風格”。
不過,他回憶,節(jié)節(jié)高升的租金壓力下,書店也歷經了不少坎坷。比如,資金不足,書店只好選在一座舊樓的7樓;開業(yè)之初,第一筆資金是靠親友協(xié)助籌集,他們最初數(shù)月都拿不到薪水。
盡管如此,他們依然堅持下來。憑借自身的特色,在網(wǎng)絡和媒體的宣傳下,顧客逐漸增多。說起目前的業(yè)務,李達寧說,總體是“生意比開業(yè)好,但還不是理想水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