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名內地小孩在香港撒了一泡尿竟成了很火的新聞。首先報道此事的東莞時報官微稱,孩子香港街頭小便,大陸夫妻與港人發(fā)生激烈沖突。媒體人閭丘露薇隨后在其個人認證微博稱,孩子當街便溺,有路人拍照,遭孩子父親搶走相機和記憶卡,孩子母親打了路人一耳光。片中白衣青年看不過眼報警,并且阻止夫妻離開,雙方爭執(zhí),青年遭人用嬰兒車推撞。警察到場調查后,父親無條件釋放,母親涉嫌襲擊被捕,準保釋,5月中需到警局報到。
不管成人還是小孩,當街小便當然不雅。[香港公司注冊]可一泡尿也并非多大的事兒,特別狀況下“誰急誰知道”,如果不是刻意為之,這著實與素質高低扯不上啥關系。
但就這么一件“小事”,在經過一些媒體人的轉述出現(xiàn)在互聯(lián)網上時卻變了味道。“大陸夫妻與港人發(fā)生激烈沖突”、“搶相機”、“打耳光”、“用嬰兒車推撞”等措辭,不管是無意還是刻意為之,都挑逗著對立情緒和地域偏見。一些網站趁機消費這種情緒,以“對于孩子在街頭小便,你的態(tài)度是?”為題設立了投票調查,吸引了數(shù)萬網友參加。參與討論者群情激奮,有的揮舞道德大棒嘲諷“一看就知道內地的小孩隨便尿習慣了”、“內地的家長沒有素質”,有的則為內地夫妻抱不平,指責“香港人小題大做,歧視內地人”。
探究一事對錯,不能只看結果,還要考量是怎樣的過程導致了結果的發(fā)生。孩子為什么要在街頭小便?是肆意小便還是不得已而為之?如果在缺乏對完整事實充分了解的情況下,不核實事實真假,不探究經過原委,就急著給事件貼上標簽,在某種偏見情緒的驅使下相互攻擊,這注定是一場跑題的口水戰(zhàn)。
從視頻中看,當事雙方雖然出現(xiàn)了爭執(zhí),但也只是停留在就事論事的層面。網上的爭論卻偏離了此事本身,而且甚至比發(fā)生沖突雙方的情緒還更為激動,論題上升到地域歧視,于是涇渭分明地站隊互相攻訐。
情緒化的站隊論戰(zhàn)中,事實仿佛已不再重要,[注冊美國公司]沒有人愿意耐心看完這段視頻,更沒興趣仔細聽當事人說的話。視頻中孩子的母親反復解釋“排了好長的隊,孩子快尿褲子了”,并承認“我知道這樣不對”。也有旁觀者提供了更多細節(jié),“母親是用尿布接著”,“只打了拉車人的手”。只是這些本能獲得彼此諒解、消解矛盾的話很快被互相攻擊的言辭掩蓋,比起事實本身,網友們更熱衷于直接參與相互指責的論戰(zhàn)。
網絡就是如此讓人愛又讓人恨,它迅捷地給人們提供了信息,卻又輕而易舉地讓人們陷入集體無意識的境地。其實,單純以地域為單位給人的素質高低貼標簽的做法很無聊,它輕易挑逗起不同地域的人的對立情緒,明知論題虛幻且無解但仍樂此不疲。脫離具體事實的口水戰(zhàn),除了過個嘴癮,沒有哪一方能真正勝出并因此受益,其結果只能是雙方的間隙愈來愈深,最終兩敗俱傷。